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選定粵桂
專家稱全國推行后京滬等地價格將上漲政府或給居民發(fā)補貼
在經歷了連續(xù)兩年的“氣荒”之后,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終于破繭而出。昨天,國家發(fā)改委宣布在廣東、廣西試點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天然氣價格將由“政府主導”變?yōu)?ldquo;市場主導”。改革試點總體上不會推高兩?。▍^(qū))天然氣價格水平,其他地區(qū)天然氣價格暫時不變。
目標
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說:“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放開天然氣出廠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政府只對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進行管理。”去年5月,我國上調了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執(zhí)行至今。雖然較2005年的定價有大幅提高,但仍不能有效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
試點
試點改革主要為了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tài)調整機制,逐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比價關系,為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改革積累經驗。廣東廣西目前沒有國產陸上管道天然氣供應,氣源更加接近國際市場,更適合試點。
天然氣定價方法改變
要點:將現(xiàn)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
解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現(xiàn)行的成本加成定價法是“由下向上”累積形成,即天然氣終端價格是由政府定的出廠價加上輸送價格形成門站價格,再由門站價格加上城市內的輸送費用形成最終的價格,這種定價方式使價格主要依據(jù)成本變化而調整,難以反映供求關系。而這次改革所采納的“市場凈回值”定價法則是“由上向下”減,即模擬市場的辦法,以可替代天然氣的能源價格為基礎,要求這種可替代能源價格是市場競爭形成的,根據(jù)這個價格折算相應的天然氣價格。后者有明顯的優(yōu)勢,可反映出天然氣的供求關系和能源稀缺程度。
選上海為計價基準點
要點:以計價基準點價格為基礎,綜合考慮天然氣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確定各?。▍^(qū)、市)天然氣門站價格。
解讀:林伯強說,根據(jù)國際經驗,一般都是選擇天然氣集散地或主銷區(qū)作為計價基準點,全面來看上海最符合條件。各省份門站價格將從上海這個計價基準點進行加減。比如上海到北京,如果天然氣是從南向北輸送,則北京的價格要在基準點上加上輸送費用。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